如何延遲遺忘速度?
「我真的沒辦法每天抽空和小朋友複習,還有其他方法減慢小朋友遺忘的速度嗎?」理論上,每天反覆重溫確實能解決絕大部分小朋友初期認讀中文字的困難,只要有恆心,小孩透過大量閱讀也能以自然習得的方式輕鬆學會中文。可是當理論回到現實生活中,要每天定時抽時間和小朋友有系統地學習,對於現代繁忙的家長來說真的不容易啊! 那除了投入時間以外,還有甚麼方法可增強學習效率,把知識記得牢?要找出答案,我們要先花時間理解記憶形成的方法。 記憶的形成:記住、儲存、提取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,記憶的形成需要靠三個步驟:編碼(記住)、儲存(維持)、提取(回想)。缺乏任何一個過程,都無法產生真正可用的記憶。 一、記住(Encoding):善用多感官與記憶線索 小朋友接收的所有外界訊息或刺激會經過大腦轉化為可儲存的資訊。若賦予這些資訊意義,則更有助於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。 多感官學習 「多感官學習」能夠幫助小朋友透過互動,把「眼看」、「耳聽」、「口唸」和「手寫」等感官動員起來,更有效學習。每個孩子的學習偏好不同,以下是一些具體做法: 留下記憶線索 記憶提取需要「線索(cue)」,我們可透過以下技巧建立這些連結: 二、維持(Storage):從短期記憶搬進長期記憶 小朋友學習中文的初期目標,是將形音義從短期記憶(容量和時間有限)轉移至長期記憶(容量無限)。短期記憶若無重複使用,很快會被遺忘。為了延長記憶保存時間,可採用以下策略: 分散練習 研究指出,「分散練習」比集中學習更有效。每天練習10分鐘,比一週集中練習一小時更能對抗遺忘曲線。連續十週每週練習一次,也優於連續十天密集練習。 間隔重複 根據遺忘曲線,記憶會在以下時間點迅速衰退,若能在這些節點進行複習,效果最佳: 三、回想(Retrieval):建立通往記憶的道路 提取記憶是轉化為長期記憶最關鍵的環節。記憶如森林中的小屋,唯有反覆提取,才能鋪設通往它的小徑,不致被遺忘掩埋。 提取測試勝於重複學習 科學實驗發現,學習後進行提取(如測驗)比一再重複學習更能提升長期記憶力。兩組人分別進行「重複學習」與「一次學習+多次測驗」,7天後的結果顯示,後者的記憶保持更優異。這說明記憶提取不僅是檢查記憶,也是強化記憶的手段。 […]